陜西農村網 > 種養寶典

                                          草菇死亡原因及防治

                                          在草菇生產過程中,??梢姷匠善男〔莨轿杷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通風不良

                                          草菇屬高溫好氧性真菌,菇農為了提高棚內溫度,往往延長覆蓋時間,致使棚內二氧化碳積累過多致使小草菇缺氧而死。但通風量太大,水分容易散失,也不利于草菇的生長。應在播種后的4天內,每天上午10時左右通風半小時,隨著菌絲量的增多及“針頭菇”的大量出現,通風時間要逐漸延長到每天2小時。

                                          氣溫驟變

                                          草菇屬恒溫結實型食用菌。菌絲生長的適宜溫度為30攝氏度~39攝氏度,低于15攝氏度或高于42攝氏度停止生長。子實體生長溫度范圍為28攝氏度~33攝氏度,20攝氏度以下的低溫或4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都會使小菇蕾萎蔫死亡。

                                          濕度不宜

                                          水分是影響草菇生長的重要因素。水分不足,菌絲體生長緩慢,子實體干枯死亡;水分過多,則會使菇床通風不良,造成大量爛菇、死菇。因此要掌握適宜的濕度,一般培養料的最適含水量為70%,菌絲體生長期空氣相對濕度為80%,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較為適宜。

                                          水溫不適

                                          草菇生長不僅需要大量的水,且對水溫有嚴格的要求,如噴灑低于23攝氏度的水或40攝氏度以上的水,第2天幼菇就會全部萎蔫。因此噴水要在早晚進行,水溫以30攝氏度左右為好。

                                          環境偏酸

                                          草菇喜偏堿性的生長環境,當培養料偏酸時,就難以長成菇且易受到雜菌的侵染。故配料時加入的石灰量要達到5%,每采完一潮菇后要噴1%的石灰水或4%的草木灰水,提高pH值。

                                          采摘粗心

                                          采摘時,不要碰摸正在生長的幼菇,如草菇密集叢生,要等到大部分草菇符合標準時一起采摘。正確的采摘方法是:一手按住草菇的生長部位,另一只手將成熟草菇扭轉提起,減少對幼小草菇的損傷。

                                          病蟲蔓延

                                          栽培管理不當,會導致病蟲害大量發生。培養料含氮量過高時,“鬼傘”大量出現,和草菇爭奪培養料中的養分,造成草菇死亡,所以配料時要控制含氮量。用玉米芯、麥秸、稻草作主料時,應添加5%麩皮或4%發酵腐熟的畜禽糞。螨蟲發生后培養料內的菌絲很快被吃光,床面幼菇大量死亡,在拌料時噴灑800倍液的敵敵畏或敵百蟲,防治效果較好。當料面上出現霉菌時,在污染區撒一層生石灰粉,同時加強通風降濕,抑制雜菌蔓延,保證草菇生長。

                                          (聞玨)

                                          (責編:李茹)

                                          人人揉揉香蕉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