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礦產新增資源量估算潛在經濟價值388億元
近日,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2021年,我省地質找礦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全省形成中型以上規模礦產地12處,主要礦產新增資源量估算潛在經濟價值388億元。其中,鉬、金、石墨、螢石是我省優勢礦產,在我省礦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形成鉬中型礦產地2處、新增資源量8.16萬噸,金中型礦產地2處、新增資源量33噸,石墨大型礦產地1處、新增資源量648萬噸,螢石中型礦產地1處、新增資源量50萬噸,首次發現新能源鋰礦產地1處、新增資源量1萬噸以上。
2021年,我省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寶雞鳳縣馬蹄溝金礦累計獲得金資源量32.6噸,達到大型金礦床規模;安康漢陰縣壩王溝地區累計探明金金屬量21.4噸,達到大型金礦床規模;商洛鎮安縣青銅關一帶累計獲得鉛鋅資源量14.93萬噸,達到中型鉛鋅礦床規模;商洛市商州區—洛南縣蟒嶺地區累計估算稀有金屬資源量10.16萬噸,達到大型礦床規模;秦嶺造山帶陜西段首次發現鈷鎳礦新類型(鈉長角礫巖型鈷鎳礦),有望形成鈷鎳礦和獨立的鈷礦床。
2021年我省找礦工作成果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安康白河縣構扒鎮圈定輝綠巖礦體,探獲礦石量2216.6萬立方米,達到大型礦床規模,有望擴大當地石材加工產業;安康盆地首次發現的地熱水,具有較高醫療價值;紫陽雙安一帶發現富鍶、硒礦泉水礦點,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和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寶雞市陳倉區馮家山地區首次發現紅玉髓礦,初步估算潛在資源4.76萬噸。
(記者 李欣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