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鳳翔區陳村鎮紫荊村的油菜田里,無人機為油菜進行綠色綜合防控“一噴四防”。
陜西農村報記者 楊杰 文/圖
春耕不等人,農時貴如金。沉寂了一個冬日的三秦大地重現繁忙景象。各地紛紛搶農時、促生產,多措并舉抓春耕,全力保障群眾“糧袋子”“菜籃子”豐富充盈。
疑難“云上解”、農技“云上學”、農資“云上購”……隨著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一系列“云上+”的創新實踐為春耕解鎖了新模式,在千里沃野上描繪出如畫般的豐收底色。
專家“云指導”
農民吃下“定心丸”
“楊老師您看,我這油菜長勢咋樣?最近該注意點啥?”種植戶王立新站在自家地里,把手機攝像頭對準一大片油菜田,滿心期待地等著專家回答。
“長勢挺好的?,F在是初花期,關鍵要做好‘一噴四防’,這樣才能促進油菜后期生長發育,防止早衰和菌核病的發生……”屏幕那邊,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建利坐在電腦前認真地為王立新答疑解惑,“具體的操作方法和要點我隨后整理好發給你,有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p>
3月25日,寶雞市鳳翔區彪角鎮三岔村的一處農田里,一場“云上答疑”視頻通話正在進行。王立新舉著手機小心翼翼地在田里穿梭,時而將手機靠近油菜,時而拿起貼在耳邊,一邊問一邊不住地點頭。
像這樣的“云上答疑”,王立新一周最少經歷兩次?!拔医衲攴N了320畝油菜,都是‘秦優19’這個品種。買種子時大家就說這個品種好,還有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產量肯定沒問題。后來受疫情影響,專家來不了了,那一陣我愁得很?!蓖趿⑿抡f,就在他急得團團轉時,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我之前加了楊老師的微信,可以在手機上視頻連線向他請教?!碧峒啊霸粕洗鹨伞?,王立新贊不絕口,“我在地里直接跟楊老師視頻通話,不管啥問題,他都會耐心解答。在楊老師的指導下,今年油菜長勢很好,田間管理一點兒也沒耽擱?!?/p>
科技助農促春耕。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我省多地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培訓答疑,為春耕生產“蓄能充電”。安康市因地制宜,開展春季農業生產科技大培訓,以視頻會議及直播形式為群眾講解魔芋、桑蠶等產業相關實用技術;漢中市西鄉縣在春茶開采之際組織相關專家,線上為茶農講解采摘技巧及茶園管理要點。
專家線上精準“把脈”,農民線下科學生產。這種不接觸、不見面的指導方式讓廣大農民吃下了“定心丸”,也為增產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農資“云訂購”
簡單便捷受歡迎
3月29日7時,許運山手機上的農資訂購微信群熱鬧起來?!斑@些要趕緊處理,今天得抓緊時間多跑幾趟?!笨吹芥偵蠋讉€村的農資訂購單已經發到群里,他一邊在心里計劃著,一邊往合作社趕。
許運山是嵐皋縣民主鎮供銷專業合作社的客戶經理。眼下正值春耕,為了給周邊村民配送化肥、飼料、種子、旋耕機等農資,他忙得連軸轉。
到了合作社,許運山將群里的訂單逐一打電話核對了一遍,確認無誤后,便帶著幾個人開始裝車。當天的第一單是往新喜村送。車剛到村口,許運山就看到有些村民早早地等在那里了。掏出名單,許運山開始按順序派送。
“以前,得跑到鎮上一家一家問、一樣一樣買,買好后還得再找車拉回來?,F在多好,需要啥東西統計后在群里一發,第一時間就給送到家,十分方便?!鞭脛傎I的幾袋化肥,村民張賢華不禁感嘆道,“這兩年,光運費就省了不少?!?/p>
為全力保障農資供應,嵐皋縣供銷聯社在5個鎮設立了獨立的農資供應服務站點,村民以“團購”形式在群里下單,由各服務站點進行采購配送?!按迕裼檬謾C下單,供銷聯社服務站點直接從廠家采購,這樣節省了中間環節,確保了春耕期間農資供應不斷檔?!睄垢蘅h供銷聯社主任汪洋告訴記者。
近年來,網絡渠道的開拓為農產品銷售開辟了新路徑,更為農民購買農資提供了便利。剛剛結束的第二十九屆楊凌農高會春季分會暨第十四屆西部(楊凌)農資苗木交易會上,全國300多家企業線上參展,農民“云上”逛會,足不出戶就能在線購農資、選農機具……
此外,記者在一些電商平臺以“農資”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后發現,各平臺店鋪數量眾多,農資產品以各類復合肥、農藥噴灑設備、農用薄膜等居多。隨機進入店鋪,商品種類繁多,大多數產品月銷量在千單左右。線上交易這一便捷的農資購買方式越來越受歡迎。
農資“云上購”,省時又省錢。如今在我省農村地區,這種消費新格局體現了農民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的轉變,有利于在疫情特殊時期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開展。
生產智慧化
省時省力提效率
3月28日,勉縣周家山鎮春光村的蔬菜大棚里,青菜苗生機盎然。走近細看,這些菜苗竟是從一塊塊白色塑料板的小孔里長出來的。
“目前,我們的生產已達到全程機械化操作。青菜播種時,機器會先將布滿小孔的塑料板平鋪在土上,然后再用一排像針頭一樣的播種頭將種子一顆顆種進小孔里的土中?!碧崞鹱约沂卟说姆N植技術,負責人郭勉如數家珍,“這種方式規避了傳統蔬菜種植耗時耗力的弊端,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p>
說話間,郭勉順手打開棚口的水肥一體化設備,棚內瞬間水霧彌漫?!拔覀兯写笈锒加盟室惑w化設備進行噴灌,手機上就能輕松監測棚內的溫度和濕度。而且種菜用的是有機調制土,后期不需要人工施肥澆水?!惫阏f,他們實現了綠葉菜全流程機械化種植收割,這里一座大棚一年可種植10茬青菜。
智慧農業的應用為田間生產管理裝上了“智慧大腦”,全面提高了產業應對風險的能力?!霸谝咔榉揽氐奶厥鈺r期,采用這種先進的生產管理模式既可做好防疫工作,也能保證農業生產順利進行,應該大力推行?!泵憧h蔬菜站站長楊志軍說。
春耕正當時,不負好時光。在我省,“云上”耕作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乾縣根據小麥播種時的底墑和各生長階段降水情況,以及作物高產高效需水、需肥規律,實現了水肥精準智能調控;蒲城縣采用植保無人機實施梨樹液體授粉,提高授粉質量的同時,緩解了花期勞動力緊張的問題,安全、快捷又高效……科技與農業的多元碰撞,在田野間交織出一幅“現代范兒”十足的“智慧春耕圖”。
眼下,隨著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生產加速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在農業領域逐漸“嶄露頭角”,“數字+”成為農業生產的好幫手,為農業現代化增添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