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游客購買寧陜農產品助力消費幫扶。
在去年召開的“全國消費扶貧論壇”上,公開發布了2020全國消費扶貧優秀典型案例和入圍典型案例各50個,陜西省寧陜縣“推進消費扶貧鞏固脫貧成果”入圍典型案例。據統計,2020年寧陜縣“線上+線下”平臺消費幫扶的銷售金額為1500萬元左右。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寧陜縣始終把消費幫扶作為扶貧、帶貧、益貧的重要抓手,按照組織化、社會化、常態化的思路積極推進,推動電商進駐鄉里、山貨走出深山,打造寧陜品牌,擴大特色產品市場,實現了脫貧產業提質增效、消費幫扶增收的雙贏。
線上+線下,讓農產品“賣出去”
地處秦嶺腹地的寧陜,是全國生態大縣,森林覆蓋率達90.2%,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使其產出的農產品具備“天然、綠色、營養價值高”等特點。但長期以來,因為交通不便、當地人口數量少,優質農產品處于有產品無商品、有品質無標準、有產量無規模的尷尬境地,讓農產品“賣出去”成為寧陜縣產業幫扶的重中之重。
因此,寧陜縣把推進消費幫扶作為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推動“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效對接,整合扶貧、產業、經貿、供銷、監管等職能部門包抓落實,全面篩選寧陜優質扶貧產品,精準掌握產品種類、數量、品質等基本信息,印制《寧陜消費扶貧手冊》,一體包裝、統一推介,形成規模效應,使分散經營戶營銷成本大幅降低、成效明顯提升,吸納全體產業脫貧戶和各類經營主體支持參與。
寧陜縣爭取中央辦公廳等23家中央、省、市幫扶單位和膠州、金壇兩個對口協作地區支持配合,全力打造“一個中心、五大平臺、百家網點”寧陜扶貧特產“線上+線下”營銷體系,為全社會參與消費幫扶提供便捷通道。
自2018年9月開始,寧陜縣建成寧陜消費扶貧運營中心和北京、西安、金壇、膠州、安康五大區域銷售平臺以及全國門店和“寧陜消費扶貧綠色農產品專柜”共200多家,通過幫扶部門定向宣傳推介,在對口協作地區電視臺和網站開辟寧陜消費幫扶專欄,寧陜土蜂蜜、食用菌、糯玉米、核桃油、礦泉水、有機雜糧等特色產品獲得社會廣泛認可。
電商駐鄉,讓山貨進城不再難
“2018年,我們與村上以及電商辦協調,在海棠園村開了這家電商便民服務點,收購海棠園村的中藥材、特色農產品等產品到電商平臺售賣?!睂庩兛h筒車灣鎮海棠園村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肖成波介紹說。
通過電商便民服務店,海棠園的農產品成功上架了社會扶貧網、建行善融商城、微店等平臺。網店單日銷量最多的一天達到200余單,日銷售額近20萬元。
海棠園村是寧陜縣通過電商推進消費幫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針對貧困人口文化知識、技能水平普遍較低、資金積累少、創業動力不足等現狀,寧陜縣采取“政府買單、中介服務”模式,由政府每年預算專項經費,縣電商服務中心免費為城鄉群眾特別是貧困家庭從業人員提供網站開辦、電商營銷、產品設計、業務咨詢等方面“保姆式”服務。
為進一步推動全縣電子商務發展,寧陜縣主動對接“扶貧832”網絡銷售平臺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率先上線京東·特產中國縣級館等,積極引導產業帶頭人、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合作社開辦網上店鋪和電商服務點,利用網絡便利不斷培育和開拓銷售渠道,培育電商企業20余家、網店(微商店鋪)462家。
寧陜縣全力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整合項目資金,每年統籌800余萬元改造基礎網絡,推動光纜入鎮、進村、到戶,全縣68個村12個社區實現互聯網全覆蓋;建立縣級物流中心和40個鎮村級服務站點,形成三級物流體系,實現物流快遞48小時到鎮、72小時到村;培訓電商從業人員2675人次。
品牌強農,讓群眾穩定增收
2007年,“寧陜香菇”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成為安康市首個取得該認證的農產品,后因勞動力成本、市場價格等因素,導致食用菌產業逐漸萎縮。
為了復興香菇產業,2018年,寧陜縣立足打造“寧陜香菇”品牌,推進“區域化布局、園區化制袋、分戶化栽培、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促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全縣生產袋料食用菌1200萬袋,產值9800萬元,帶貧益貧貧困戶2600余戶。
為鼓勵市場主體銷售香菇,寧陜縣對當年線上銷售食用菌的給予3%銷售額獎補,出口的給予5%出口額獎補,實現“寧陜香菇”等特色農產品網絡熱銷?!疤烊A山”食用菌獲省級著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寧陜香菇也取得農產品出口許可證,食用菌產品銷售業務延伸到國內外多個城市。
“寧陜香菇”是“寧陜山珍”的重要品牌。寧陜縣著力打造本土農業產品品牌,堅持“品質保證、機制保障”穩定占領市場,堅決防止“一錘子買賣”,確保銷售產品品質過硬、消費者認可、市場穩定,消費幫扶可持續發展。
為保障產品質量,寧陜縣還建立了質量管控機制,嚴格檢測篩選,發布寧陜扶貧特產名錄,配套建設產品質量體系、外觀標識體系和質量溯源體系,統一打造“寧陜山珍”品牌,對SC產品增貼“寧陜扶貧特產”溯源產品標識和產品質量保險標識,筑牢產品進入市場的第一道關口。
同時,積極推進寧陜扶貧特產“一戶一碼”大數據系統,提高消費透明度,全力維護消費者權益,及時淘汰低劣產品,保證流通環節質量監管到位,讓消費者“買得放心”,促進“買賣雙贏”。
據悉,在消費幫扶的帶動下,寧陜縣全縣發展板栗、核桃等干果37萬畝;年生產食用菌800萬袋;種植天麻、豬苓等中藥材3.4萬畝、魔芋2.7萬畝;養殖中蜂3.2萬箱、梅花鹿和林麝1000余只;吸收帶動6080戶貧困戶,實現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扶貧產業到戶和市場主體帶動兩個全覆蓋。群眾依托產業實現了穩定增收,為整縣“摘帽”后鞏固脫貧成果、接續產業振興夯實了基礎。